二月、傍晚,一半的印地安咖啡,西雅圖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6月 21, 2010 好久沒有隨意地漫步在街頭,情緒對了,碰到咖啡館就走進去,拿本書,飲著咖啡消磨時間。 今天天氣雖好,是個適合騎車的好日子,想必一堆車友這時正在暢快地騎著車, 不過,我還是決定賞給自己一個輕鬆消磨的下午! 今天的書:『咖哩香腸之誕生』。 裡面有句話,寫得很傳神:「香料,讓舌頭回憶起天堂的味道」 天堂的味道............真是不錯,究竟是什麼味道? 啜飲一半的西雅圖印地安咖啡,有著濃厚的肉桂和薑汁味道, 這些強烈的香料氣味刺激著味蕾,就像今天。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
M43鏡頭群(Micro Four Thirds system,MFT,M4/3)-2021.01更新中 1月 04, 2021 Micro Four Thirds system,詳細的官方網站的鏡頭列表: Micro Four Thirds Olympus M4/3鏡頭官方列表: Olympus PEN OM-D LENSES (備註:Olympus官方網站的「DIGITAL SLR LENSES」是4/3鏡頭,需要轉接才能接在M4/3機身上) 2008年開始使用M4/3的GF1相機之後,一直離不開M43這系列相機。 (備註這裡說的是M4/3,而不是之前的43系統) 雖然全幅相機尤其畫質獨到之處,近年價格也逐漸降低不少,工作上也常常使用C家的相機鏡頭, 但是,M4/3相機鏡頭的輕巧特性,畫質也可以接受,很適合林道Bike、古道Hike,而逐漸仰賴M4/3系列。 M4/3系列畢竟是個新開發的系列,早期鏡頭比較不像C家、N家那樣完整,很多人採用轉接方式,不過,一旦轉接有了畫質,就失去了輕巧的便利性,真是魚與熊掌不能兼得啊! 還好,近兩三年的M43鏡頭越來越齊全,不僅潘納家Panasonic,Olympus家鏡頭相互支援(防守震這部分還是會因為兩家概念不一樣而有所不同),其他鏡頭廠商也因為M43使用者眾多而加入支援行列,像是手動鏡的福倫達、有名鏡頭廠商SIGMA、TAMRON也都加入M43世界。 Panasonic鏡頭通常會標示Lumix,但是還會細分成G鏡、X鏡, 標示X鏡,通常是大光圈,體積、重量明顯比較大一點,價格也比較貴,(但是重量還是比C家、N家輕多了), 有些Panasonic鏡頭也會標示上Leica,表示Leica認證過的鏡頭,畫質會好一些,當然價格也會貴一些。 Olympus鏡頭的ED,代表Extra-low Dispersion低色散,這是一般鏡頭常見的標示。 Olympus還有不少4/3銘鏡,所以買Olympus鏡頭要特別注意一下是4/3?還是M4/3?(還還在流通Olympus 4/3銘鏡通常大光圈、價格頗貴) 各家鏡頭列表 P家的鏡頭彙整參考這篇: Panasonic鏡頭資料庫 O家: Olympus鏡頭資料庫 【Sigma DN Lens鏡頭】 Sigma為無反機身推出的DN Lens,都有E接環和M43接環: Sigma DN Lens 福倫達Voigtlander的M43 NOKTON手動鏡頭... 閱讀完整內容
最近的閱讀 6月 15, 2010 最近的閱讀: 今天趁一點點放晴,跑到誠品看了「 龍紋身的女孩 」,原來是通俗的犯罪小說,很符合我的胃口,而且三條線索並進,讓情節很緊湊,不會有冗長的感覺。 一口氣喵了140多頁,應該要買回來看了! 昨天,終於看了洛基6,比想像中的好看很多,去掉片尾的拳擊賽(感覺這是敗筆,但似乎又不能不放進去的橋段),前面描寫洛基人老的瑣碎生活,真的很有味道。 電影本身很直覺,很生活,沒有太複雜的東西可以分析,所以只要耐著性子,好好第享受在費城退休的拳擊冠軍的生活就好了。 蠻值得推薦的電影。 前天:《 帕納大師的魔幻冒險 》。 其實有點失望,畢竟是聽聞很久的電影。 裡面的視覺設計當然還是很精彩,但就僅於此,電影想講的東西太老套了,幾乎沒有任何新東西,只能去欣賞裡面的美術設計。 但是美術的部份又沒有提姆坡頓的「魔鏡夢遊」來的讓人驚艷!! 當然,喜歡西斯萊傑和他的朋友(那三個帥哥演員),還是可以在這電影享受到他們四人的演技。 不知幾天前:「 CROSSING OVER穿越國境 」這是最近比較可以值得推薦的電影。 應該算是獨立製作的電影。 這部片子,大牌演員很多,但是都非常質樸,也不特意搶戲,讓電影很沉穩地在議題上發展,所以可看性非常高。 電影裡要談得東西很大:美國的移民。所以有點談不出所以然的感覺,但是點到的地方很廣泛,不禁會讓人想要多知道些這方面的訊息。 若是用10年來劃分的話,20年前,10年前,美國關於種族的獨立製作電影可能都還是和黑白議題有關,但是最近的種族議題明顯地變複雜了,有點到了無解的程度。 「 Whatever work紐約遇到愛 」 看了幾分鐘,相信熟悉伍迪艾倫的人一定會說:「哈,這不是伍迪艾倫自己嗎?怎麼找別人來演??」 再多看個幾分鐘,熟悉的人會更加肯定地說:「曼哈頓的伍迪艾倫回來了........」 伍迪艾倫自從和養女結婚之後,似乎整個消失掉,多年復出後的三部曲,像是完全不同的伍迪艾倫,變得陰鬱,變得沈默。 這部「Whatever work」那個討人厭、碎碎念、自以為是的糟老頭,真的有七分傳統伍迪艾倫的模樣。 當然熟悉伍迪艾倫的人,還是會說,真正的伍迪,不會這樣神彩奕奕,眼睛不會這樣有自信,一定會眼神亂飄地更多自我懷疑................ 換個演員,整個神韻都不一樣... 閱讀完整內容
和相機有關的一些小事 12月 30, 2009 某次在HDCLUB上看到分享的CANON 5DII錄影作品,就對相機FULL HD的錄影能力大為讚賞, 尤其接上定焦鏡頭所呈現的色彩飽足感與層次,根本不是一般HD攝影機可以比擬的。 (當然HD機身功能上的方便性,還有高檔HD機身+定焦鏡所呈現的細膩還是據有絕對的優勢) 例如這個5DII的影片作品: canon 5d mark 2 愛戀故事MV示範(妳也可以是明星) from wei on Vimeo . (這是原作者的網頁,如有侵權,麻煩告知!: http://vimeo.com/6726182 ) 那天又聽到朋友東嶢說,新推出CANON 7D可以高格數錄影,功能上又推進一步(可惜7D不是全幅機身!), 相信這功能很快會出現在新的全幅機身,CANON在錄影功能方面的實力,真的比NIKON強太多! 當然PANASONIC的錄影能力也是很強,只是在相機,目前專注在M43系統上,雖然有輕便的優勢, 不過錄影能力上,進展似乎還是沒有CANON來點快。 5DII的錄影品質還是比GF1好太多,雖然聽說一些毛病,例如錄影自動對焦能力有點弱。 (不過仔細想想,自動對焦能力重不重要呢?工作上也很少用到自動對焦) 單就錄影來說,相機的錄影功能還是剛剛起步中,很多功能還是不方便,若不是為了定焦鏡的色彩飽和度和細膩, 很多人還是會用EX3、HD,有預算的,更是會用35MM來拍攝! 這是MOBILE上看到5DII隨手錄影,沒有控制光線的情形下,能有這樣的成果,真是不簡單: http://www.flickr.com/photos/candyz/3705990916/?likes_hd=1 >另外,CANON這棵85MMF1.2鏡頭果然貴得有道理,大光圈、品質又好,非常難得, 通常大光圈有時候會有品質下降的毛病, 不過這棵似乎非常棒,不知道有没有LEICA鏡頭的實力? 價錢和LECIA鏡好像差不多? 這是這棵鏡頭在MOBILE上的討論串,可以去看看這棵鏡頭的成果: 85 F1.2 有辦法蓋大樓嗎~ (這是別人的作品喔,如有侵權請告知!) 一般來說,長鏡頭都是用特寫將焦距對到前方,後面糊焦來建立焦點,所以空間感都不是很好,像是這張的做法: (這是別人的作品... 閱讀完整內容
留言
張貼留言